从化消息(李烨威)7月16日,由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、广东省明德幸福文化教育基金会、广东省慈泉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明德基金会“万企千村·千社百校”微公益课堂第十一期“感恩教育”走进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主题活动在该校举行,吸引了该校全体师生参加。
活动邀请了广州市卫健委科学育儿项目特聘专家、广州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总队创队总队长许化利担任讲师。许讲师以“感恩教育——善德感恩与幸福文化教育”为主题展开分享,他结合日常生活的故事,向该校全体师生讲解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,倡导学生们要加强学习、好好学习,做一名懂得感恩、孝顺、好学的人。活动还邀请了该校明德德育好少年的代表作分享,向其他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经验,并展开交流学习。
“‘少年强则中国强’。我们希望通过微公益课堂,让青少年从小就培养道德礼仪观念,学会立志,树立正确的品德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,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、有爱心、有良好品德修养的新一代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栋梁人才,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。”广东省明德幸福文化教育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说。
精彩分享孩子们一颗颗纯洁无暇的心灵流淌出来的心之呼唤:
“我立志”
—从化区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“明德德育好少年”学习分享会优秀学习心得选登
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?新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,好少年是一个爱国、爱学习、爱劳动,长大要为人民做贡献的少年。
梁启超说:“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”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有句话::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。”是啊,今天的祖国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,人民群众的支持。而祖国的未来,却是我们来接班,所以我们的责任重大!
周恩来总理说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”我立志: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;虚心好学,刻苦钻研;团结友爱,互相帮助;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,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!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,就是上进!
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;品德优良、团结友爱,挽着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,勇敢登攀!
——林雨韩,五(1)班
“孝”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。世界上的孝有很多,甚至有成千上万种,但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,无悔付出的,伟大的。这些是我们无法还清,能做的,只有孝敬父母,为父母分忧解难,减少他们的痛苦,是挂在他们脸上更多的笑容,而不是永远的泪光闪闪。
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,就本能的想去回报父母,其实,这就是“感恩”。做人,最要懂得就是感恩,因为,人做的最崇高的事情莫过于行孝,最纯洁的想法就是感恩。
所以,我立志,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;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因此,我们要孝敬父母。
——汤竣程,五(1)班
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。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,茁壮成长;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,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,一往无前。因此,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,争做新时代好少年!
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”是每一个小学生的义务。在家里,我们应该帮父母做家务,自己打扫房间,不让家长操心,在学校,我们要努力学习,做好自己的职责,我们也要参加学校活动为班级争光。
我们还要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,我们应该尊敬老师;见到老师问声好,帮助老师收作业。我们也要乐于助人,扶老奶奶过马路。我们要孝顺父母,帮父母做些家务,帮父母带弟弟。
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,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,我们深信只要执着、奋发向上,总会在自己人生的画卷上书写一幅美丽的篇章。
——黎文锐,六(2)班
在这个新时代中,我们每个好少年都象征着祖国的未来。因为我们每一个好少年都是祖国的栋梁。我们每一个少年在这个新时代中都要争做一个好少年。
古人云:“人无礼则不立。”要做新时代好少年,我们就应该讲礼仪。面对老师,我们应该主动鞠躬问好——老师们让我们学会了知识,让我们能更好地报答祖国;面对父母,我们应该早晚回家问安——父母生育了我们,让我们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,让我们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。历代讲礼仪的人很多,比如汉文帝刘恒,有“亲尝汤药”的故事,这不就是对父母的礼仪吗?汉文帝重礼仪,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被称为“文景之治”。连一国之君都讲礼仪,让国家有大爱。礼仪,同样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基础。
当一名新时代优秀的德育好少年,我们要从少年时代开始努力,学会礼仪,学会做人,用智慧和胆识编织成功的花环。
——钟欣谊,六(2)班
前几天,我买了一本书,名字叫《勤学的故事》,说的是古代努力学习的故事。看完以后,让我受益匪浅。
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所有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,只要学习时候比别人多花十倍的功夫,才能比别人更上一层楼。就像书中的苏秦、孙敬一样,头悬梁、锥刺股,坚持埋首苦读。我们要向他们学习,虽然做不到头悬梁、锥刺股那样的痛苦,只要晚上睡觉之前,读一篇作文或故事,早上起早一点,听听外语磁带就可以了。
我还要向沈约、庄衡、司马光等古代勤人学习,学习他们破庙读书,凿壁借光,警枕砺勤的精神。
这学期,我要争取在德、智、体三方面全面发展,做一名名正言顺的三好学生,不让老师和家长失望。
——黎雅婷,五(1)班
孝是孝养父母,顺其心意。《孝经》云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孝之始也。”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,我们应该知恩感恩。圣人的教学,是以孝道为根本,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“孝”我们看这个字,就好像一个儿子背负着一个老子。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孩子应将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,时时想着父母,孝顺父母。我们不管是对自己的父母,还是对一切大众,我们都应该当真诚的关怀和爱护帮助,这才是真正的孝道。
我们不仅要“孝”,懂得感恩,还要当一名新时代优秀德育好少年。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德作为根本,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。
当一名新时代优秀德育好少年,我们要有礼待人,懂得感恩。别人帮助我们,不忘说声“谢谢”;要文明,遵纪守法。我们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;说话注意分寸,懂得维护自己与他人的自尊心;不顶撞,要听长辈们的话;听取他人正确意见,努力改善和完善自我;不攀比,在精神上要努力前进,自觉性要强,不吸烟,不喝酒,不赌博,不迷茫。
学会孝顺,学会感恩,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。立志孝道感恩,当一名新时代优秀德育好少年。
——罗舒涵,六(2)班
中国是一个很讲究“孝”的国家。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,要尊敬长辈,帮助父母,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。
自古以来,便有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换句话说,就是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的一部分,不得轻易毁坏。
一个人,最应该感恩,孝敬、尊敬的人,就是我们的父母。因为,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帮助:总是在我们受到挫折时笑着鼓励我们。
“感恩”这两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,我们要感恩父母,感恩老师,感恩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。
在家里我们做尊老爱幼,热爱劳动的“小帮手”。在学校做团结互助、刻苦学习的“小标兵”!见到同学问声好,见到老师道声早;帮同学解开学习上的疑难,给生病的同学送上一份关怀,在公共场所,我们做保护环境、遵守秩序的“小卫士”。不随地吐痰,爱护花草树木……
学会孝顺,学会感恩。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。立志孝道感恩,当一名新时代优秀德育好少年。
——钟楚滢 六(2)班
...